close

東森星期講義/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

 

 

 

分類:好文分享
2006/08/30 00:06
東森星期講義/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
2006/08/27 02:49
陳郁秀

1976年底,我結束在巴黎學琴和教琴的日子,決定回到台灣貢獻所長,當時受邀發表一篇名為「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」的文章,後來功學社看了這篇文章,希望將此做為廣告標題,徵詢我的同意,我心想這正好可以宣揚自己一貫的觀念,欣然答應。沒想到這句話成了這二十多年來的流行廣告詞,並被運用在其他領域,真是是始料未及,不過內心感到十分高興。

 

為什麼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?那其實是我深刻的體驗。

從小,懷著音樂夢想的母親,相當重視我學鋼琴這件事,每次都是她牽著我的手到老師家。一路上母女倆聊天,談音樂、談生活,天南地北無所不談。這些不但成為一生美好的回憶,也促進母女之間的感情,讓我在幼年努力認真學琴時,感受母親溫暖的的安全感和信任感。

因此我覺得,有心的家長若能陪著孩子一起學習,其中不知不覺所付出的愛與關心,對於增進親子關係的品質是相當有幫助的,孩子不會因疏離感而悖離了父母,走出父母的管教。

其次,學琴的孩子,日後都會進一步學習室內樂,必須學著和別人培養默契,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;他必須傾聽別人,了解自己在什麼時候加入合奏,即使獨奏,心中也會觀照其他演奏者,絕非自顧自的一個人唱獨角戲,而是要輪流當主角,因此,也學會人際或團隊相處之道。

第三,彈琴不是只有手指的運動和技巧,它是眼、耳、腦、手、心的綜合感官活動,無論看譜或背譜,都要用眼看、用手彈,也要用耳聽、用腦記、最後用心去領會。彈一首大曲子,有如建一座堅固的房子,要能體會其中的大架構,以及何處是高潮,就像山有山尖、浪有浪頭,才能成就美感和震撼,因此,彈琴可以是感官潛力全面的啟發,並且從建立對樂曲的整體感當中,提高抽象觀察和思考的能力。
第四,鋼琴是整個樂團的濃縮,他能訓練架構組織能力,雙手十個指頭要發揮各種樂器的音色,學習過程就必須訓練手指的獨立、思考的獨立,但同時又必須一起彈奏,要分層次、要分音色,這就培養出一種旣獨立又整合的特殊能力。而在舞台上的那一剎那,必須靜默進入自己的心靈世界,才能演奏的好,所以必須學習「靜心」、「剎那集中注意力」的能力,說起來,好像也悟道了「禪定」的境界。

許多父母都會讓孩子學琴,我建議不妨從兩個方向去加以協助。一般孩子大約在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琴,這是啟蒙的重要時期。如果希望孩子走專業路線,應該找好的老師,從小打下紮實的基礎,好的老師不但教琴技,也會有正確的教授方法,並且在嚴格的要求之外,給孩子鼓勵,也同時分享人生的課題。在音樂的世界中,老師與學生的關係,是一生一世的「師父」與「徒弟」的情誼,與其他領域很不一樣。

對於只是培養興趣而學琴的孩子,父母及老師也要多帶他們去聽音樂會,在小學六年級之前,除非不得已,不要輕易放棄,之後再尊重孩子是否繼續學習,如此即便孩子日後中止了彈琴,上大學後想再恢復並不困難,否則在小學階段沒有打好紮實的基礎,以後想在學習就機會微小了。

我有許多學生,往往升上國三或高三後,會再回來學琴,原來他們在沉重的課業與升學壓力下,深深覺得彈琴是一種紓解壓力的好方法,這點令我又驚又喜,我並不期待人人都成為鋼琴家,但想到音樂將陪伴他們成長,在低潮時提供最好、最淨化的幫忙,真的感到非常欣慰。

我也發現,這些孩子經常會手腦並用,很有創造力。在欣賞音樂時,常會引領我們轉換思考,無論學音樂或者其他藝術,我都深信它可以為我們的人生提供一項優質的能力,對生活及工作帶來開創性。

也因此,我非常不贊成父母讓孩子學琴,是為了「別人學,我的孩子也要學」的想法,也不認同讓孩子學琴是因為自己沒空照顧、為了讓孩子打發時間才安排學琴,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觀念,不僅影響孩子,也影響為人父母者輕忽學琴這件事的深層意義。

彈鋼琴固然是一項才藝,但上述所言,證明了學琴對於孩子及父母本身,在親子關係、啟發創造力、增強生活態度與能力,以及為自己儲備未來營造愜意生活的能力等,都有不言而喻的正面價值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aby9204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